• <s id="c9g9n"><object id="c9g9n"></object></s>
    <button id="c9g9n"></button>

    <em id="c9g9n"></em>

  •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以“五大”為抓手推動模范機關建設記事

    發布時間:2020-05-24 08:13:00    閱讀次數:    來源:人民政協報

    使命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以“五大”為抓手推動模范機關建設記事

     

    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會后,政協委員們自發在會場外同聲高唱《我的祖國》。

    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接見出席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部分政協委員。

    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期間,首次設立“委員議事”集中采訪,14位來自不同界別的政協委員接受新聞媒體記者集中采訪,充分展示了新時代的委員形象。圖為鄧金玉、戴毅兩位委員接受媒體采訪。

     

      最近,“機關筆桿子”岳非平遇到一件讓他舉棋不定的事。

     

      岳非平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研究室理論處四級調研員。根據工作安排,他在起草一份自治區政協機關建設材料,字數要求控制在2500字以內,第一稿卻寫了4000多字,要刪掉近半。

     

      岳非平說:“自治區政協以‘五大’為抓手的模范機關建設亮點頻出、精彩紛呈……刪哪都心疼。”

     

      廈門大學政治學博士畢業的岳非平,2016年10月進入自治區政協工作,一直在研究室寫材料。

     

      “寫材料這幾年,從未有過這種感覺。”岳非平坦言。

     

      成績的背后

     

      “在政協工作比較輕松吧?”

     

      自治區政協一些機關干部經常被朋友這么問起。

     

      “政協是二線”“工作清閑”一度是社會上不少人的看法,甚至一些政協機關干部來政協之前都有這種看法。直到真正了解政協后,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先看自治區政協的幾組數據——

     

      精心服務全國政協副主席、專委會、兄弟省份政協來桂調研考察116批次;開展“就業脫貧委員行動”,發動1000多家委員企業提供近4萬個就業崗位;報送的調研成果90篇(件)得到25位自治區黨政領導128次批示;制定了黨的建設、機關管理、委員履職等方面20多項制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號召各級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海外華僑和機關干部支援抗疫,累計捐款7.29億元……

     

      再看幾項成果———

     

      參與起草住桂全國政協委員就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提交的提案,連續兩年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提案;創新推出的“實地調研+遠程協商+新媒直播”、《桂在協商》全媒體協商平臺,分別入選2018年、2019年自治區全面深化改革十大優秀案例;自治區政協機關連續多年榮獲全區績效考評一等等次;自治區政協辦公廳扶貧辦被評為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自治區政協辦公廳首獲中央新聞單位人民政協報社2018年度新聞輿論工作先進指導單位獎;2019年社情民意信息在全國采用率位列省級政協第一;“大學習、大培訓、大調研、大服務、大落實”新型機關,得到全國政協領導充分肯定……

     

      這些數據和成果,足以能夠回答“政協忙什么?”“干了什么?”的疑惑。但也許一個新問題又從他們的腦海冒出———這些成果如何得來?

     

      大海航行,方向為標。2018年1月,十二屆自治區政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提出“五要六新”具體工作要求——

     

      “要旗幟鮮明講政治,確保政協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要加強學習提素質,打牢履職盡職的思想理論基礎;要聚焦中心議大事,增強建言獻策的精準性時效性;要凝心聚力促團結,廣泛匯聚富民興桂的磅礴力量;要不辱使命強本領,不斷提高履職能力現代化水平。”“在政治站位上有新提高,在履職本領上有新增強,在責任擔當上有新成效,在協商監督上有新作為,在凝聚力量上有新貢獻,在作風建設上有新形象。”

     

      這是十二屆自治區政協的“總藍圖”。

     

      有了“總藍圖”,自然要有“施工圖”。

     

      自治區政協辦公廳黨組決定用5年時間,以“大學習、大培訓、大調研、大服務、大落實”為抓手,扎實推進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機關建設。

     

      在自治區政協秘書長王西冀看來,在學習、培訓、調研、服務、落實之前加一個“大”字,賦予的意義和要求就大不一樣了。

     

      “如何才能將‘五大’大起來呢?一是在數量上要增加,二是在成效上有提升,三是在影響力上有擴大才行。”王西冀說。

     

      2018年8月,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印發《扎實開展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自治區政協機關建設實施方案》。

     

      “施工圖”出爐,一場自我革新的大幕徐徐拉開。

     

      圍繞以“五大”為抓手的模范機關建設,展開的變革涉及方方面面。

     

      以“大學習”為例,創新不斷。

     

      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等著作為重點,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區黨委十六字方針和推進廣西治理現代化決策部署,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專門編印輔導讀本,通過自治區政協辦公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秘書長會議、支部學習會分專題逐字逐句讀、掰開揉碎學、由淺入深悟,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推出“三新”機關學習講堂、雙周學習討論會、青年干部講壇等一系列特色載體,營造開放式、互動式、探究式學風,充分激發學習動力。

     

      最讓岳非平感動和振奮的還是政協領導身先士卒的學習作風。

     

      2018年4月23日,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研究室召開“雙周學習會”。會上,自治區政協主席藍天立認真傾聽,不時做筆記,并表示以后還會出席這個會議。甚至還提出:“這個會要形成討論的氛圍。”

     

      2018年7月,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在紅旗渠干部學院舉辦黨性修養培訓班,王西冀授課,還把他寫的散文《“一”的力量——紅旗渠印象》分享給學員們。這篇文章讓深受紅旗渠這項偉大工程震撼的學員,心靈進一步得到洗禮。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歷史,對話,是人類思想形成的基石,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搖籃……”這是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研究室理論處四級調研員楊曉成在他的博士論文中的一段表述。

     

      “雙周學習討論會最大的創新和價值就是營造了一個對話的環境。”楊曉成說。

     

      這個最初在研究室召開的會議,名稱為“雙周學習會”,后來王西冀按照藍天立的意見加上“討論”二字。

     

      “討論”二字讓楊曉成很振奮:“別看只是加了兩個字,卻至關重要……只有形成討論的氛圍,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這個會議在研究室召開4次后,最終在整個政協辦公廳推廣,并形成常態。

     

      在岳非平看來,雙周學習討論會最可貴之處是突破了以往讀讀報刊、念念文件的學習慣例,把學習跟工作實際相結合,以學促行,學用結合。

     

      “愛崗敬業,甘于奉獻……”今年3月6日,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組織女干部職工召開“凝心聚力抗疫情政協巾幗在行動”云視頻座談會,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0周年,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6朵“鏗鏘玫瑰”通過視頻深情講述戰“疫”的動人故事。

     

      活動不大,意義不小。

     

      “‘五大’已成為自治區政協機關黨建和機關建設的亮麗品牌……哪怕只是個小小婦委會,也能把機關干部職工和家屬動員起來、凝聚起來。”自治區政協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韋素娥說。

     

      “這些是習近平總書記推薦的書……”今年4月27日,廣西政協同心會堂“委員書屋”內,藍天立與幾名政協委員一起交流如何多讀書、善讀書、讀好書。

     

      這是自治區政協“書香政協”活動啟動儀式上的一個鏡頭。

     

      “書香政協”活動是自治區政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讀書學習的重要論述、建設學習型政協又一創新之舉,活動內容包括學習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向自治區讀者朋友推薦的《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紅色家書》3本書、發出讀書倡議、建設“委員書屋”、制播《桂在協商》專題片、建設線上平臺、推薦書單、匯編活動成果、組織閱讀分享會等。

     

      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秘書處干部陳寶丹喜歡讀《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且有收集整理、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進入政協工作至今,他已收集516篇評論文章,還把其中的金句摘抄在筆記本上,字跡工整得像印刷體。

     

      已經做了5本讀書筆記的秘書處副處長唐司健,不僅做讀書筆記,還寫文章四處投稿,已在《秘書之友》發表4篇文章。

     

      秘書處干部梁煥立除了自己學,還經常把好書借給處里的同事一起學習……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大學習”在自治區政協機關已蔚然成風。

     

      “中華文化到底有多偉大?”2019年2月25日,自治區政協以“奮斗精神與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第45期“同心”講座上,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長王世明引經據典、深入淺出的講述博得掌聲陣陣。

     

      這是自治區政協開展“大培訓”的一個常見鏡頭。

     

      自治區政協通過多種途徑,開展需求式、體驗式、網絡式等形式多樣的“大培訓”……

     

      2019年7月初,自治區政協委員2019年第一期培訓班在四川大學全國干部培訓基地開班。這是自治區政協首次在廣西之外開展針對性學習培訓的一次探索創新。

     

      自治區政協委員、著名畫家莫華生雖然參加過不少學習培訓,但這次培訓還是讓他大開眼界,收獲頗多。“讓委員的視野更開闊,也更堅定‘四個自信’。”他說。

     

      花開的季節

     

      “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廣西故事,讓世界更好地讀懂中國……”今年1月11日上午8時,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首次設置“委員議事”集中采訪,6位自治區政協委員走上紅毯,在新聞媒體的聚光燈下,就一些熱點話題暢所欲言,展現履職風采。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當天上午的開幕會上,自治區政協委員、農工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會副主委劉翔代表農工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會作的發言贏得掌聲陣陣。

     

      在自治區政協歷史上,各民主黨派廣西壯族自治區委會和自治區工商聯在開幕會上作大會發言還是首次。

     

      大會期間,還首次進行了最佳大會發言評選。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開幕會后,百余名自治區政協委員在會場外的大廳聚攏,揮舞著手中的五星紅旗,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活動,同聲高唱《我的祖國》……

     

      創新源源不斷,精彩目不暇接。

     

      翻開十二屆自治區政協的履職記錄,“首次”已成關鍵詞——

     

      首次牽頭舉辦重慶、四川、貴州等10省區市政協跨區域專題協商座談會;首次探索推出委員自選議題協商;首次開展履職提質增效先進集體和個人評比表彰;首次進行“政協年度最值得關注的10件履職大事”投票評選……

     

      “‘五大’已開花結果,創新舉措實在太多……2500字怎么夠寫?”岳非平還在惦記他起草的機關建設材料。

     

      正如岳非平所言,以“五大”為抓手的模范機關建設已枝繁葉茂?;ㄩ_的季節,滿徑芬芳。

     

      比如調研工作,實現了質的飛躍。

     

      2019年3月至5月,自治區政協組織了10個專題調研組,自治區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全體出動,圍繞“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用了3個月時間,深入14個市開展調研。

     

      這樣的大調研,自治區政協并非首次開展。

     

      2018年7月至8月,自治區政協兩級班子組成10個調研組,赴全區11個市縣,深入基層,開展了一場力度空前的黨建工作大調研活動。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不斷提升政協調研工作質量,自治區政協辦公廳起草《自治區政協加強和改進調研工作實施辦法》并制定機關具體方案,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問題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同時組織機關干部開展春節回鄉調研,打造一支愛調研、真調研、會調研的骨干隊伍。

     

      2018年3月,自治區政協圍繞“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推進邊境地區加快發展”開展專題調研。參加調研的自治區政協委員、自治區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二級巡視員彭忠平對此印象深刻,有個細節一直深印在她腦海,讓她感受到調研組的敬業:與委員同車的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黃道偉,不僅在點上問得仔細,在車上還一直和大家討論調研議題……

     

      因為政協的調研非常深入,不僅讓彭忠平視野更開闊,還能讓她把委員履職工作與本職工作完美結合,得到更豐富、更真實的一手材料。

     

      “簡直有種當一年委員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彭忠平笑著說。

     

      2018年至2019年兩年間,自治區政協經濟委員會辦公室四級調研員周昀烽跟隨調研組進廠房、下車間,跑鄉鎮、到農村,跑了100多個縣區、200多個項目現場……

     

      作為調研報告的主要起草人員之一,周昀烽經常站在領導旁邊,因為分管經濟委員會的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要求:“誰執筆,誰就跟我一起走在前面。”

     

      2018年5月,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藍天立率調研組赴四川、重慶、貴州學習考察。全程參與的楊曉成,除了親身感受到西部日新月異的開放發展,對深入調研之于寫材料的意義也深有體會。“深入現場和跟部門要材料簡直沒法比。”

     

      自治區政協不僅讓寫材料的同志參與調研,還形成了制度。

     

      “就重要文稿充分調研,就重點課題深入研究,就本職工作加強調研……”這是2019年出臺的《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研究室工作提質增效辦法》中的內容。這份文件不僅在研究室懸掛上墻,還每人發一本小冊子,力求入腦入心。

     

      在岳非平看來,2019年是自治區政協大事喜事最多的一年,也是研究室工作任務最繁重的一年,研究室各項工作能有條不紊地開展,主要就是得益于“掛圖作戰”。

     

      “政協工作一年比一年扎實,一年比一年創新。”自治區政協委員,廣西廣播電視臺北部灣之聲(東南亞多媒體譯制傳播中心)主任編審、《荷花》雜志副總編輯黃澤藝對自治區政協不停地點贊。

     

      可貴的精神

     

      “‘委員議事’展示了委員風采,更展現了新時代自治區政協工作的新風尚、新氣象,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作為其中一員,我深感榮幸。這既是政協大家庭對我的高度信任,也是對我履行委員職責的充分肯定。”自治區政協常委、自治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鄧金玉對自治區政協在今年全會期間開展的“委員議事”集中采訪給予高度評價。

     

      參與“委員議事”,讓鄧金玉更深切感受到了自治區政協工作的高站位、精謀劃,更直接地感受到了政協機關黨員干部的作風。“特別是直接服務參與‘委員議事’委員們的那幾位政協干部,無微不至,甘做幕后英雄,令人感動。”她說。

     

      有一次,彭忠平參加自治區政協提案委學習,學習結束后,提案委一位領導不僅自己出錢請她吃工作餐,還送她到公交車站。

     

      感動之余,彭忠平履職更積極。今年自治區政協全會期間,她在大會秘書處提案組幫忙審核提案,每天工作到晚上11點。有次為了核實一個數據,晚上11點多還打電話給自治區國土廳的一個朋友。她說:“雖然辛苦,但‘累并快樂著’。”

     

      來自委員的感動無處不在。

     

      2019年10月,黃澤藝參加自治區政協“推進粵桂扶貧協作工作做細做實”委員視察團赴百色視察。視察結束那天,來不及吃午飯的自治區政協辦公廳選舉聯絡工作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娟,在動車上吃單位同事幫她打的盒飯。那一幕讓黃澤藝很感動:政協的干部真不容易!

     

      有一次,黃澤藝在自治區政協挑選了一些委員學習書籍,自治區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黃東蓮心疼她拿不動,主動說:“書太重,你又沒車,我幫你寄到單位去。”

     

      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正是這一件件小事,溫暖了黃澤藝的心頭,成為激勵她履職為民的無窮動力。

     

      “政協干部身上有一種非??少F的精神。”黃澤藝說。

     

      鄧金玉、彭忠平、黃澤藝的感受是自治區政協開展“大服務”的一個縮影。

     

      作為一種精神,“大服務”已經浸潤到政協工作的每個環節,讓所有委員都能真真切切體會到。

     

      今年1月10日,出席自治區政協全會的自治區政協委員趙發旗,報完到剛進駐地房間,就收到意外驚喜:桌上擺著一束鮮花和一張生日賀卡,賀卡上印著幾行充滿溫馨的文字———

     

      在您的生日到來之際,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向您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福!祝您生日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歲月如歌,留下了您辛勤付出、開拓創新的足跡;履職如詩,書寫了您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政協如家,見證了您初心不改、竭智盡誠的風采……

     

      “這是值得我終生銘記的一個生日。”趙發旗激動地說。

     

      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在自治區政協全會期間給過生日的委員送生日祝福還是首次。但對于住桂全國政協委員來說,早已收過類似驚喜。

     

      2019年3月7日晚,參加全國兩會的10余名住桂全國政協女委員結束小組討論,回到駐地房間,收到自治區政協辦公廳一份特別的“三八”婦女節禮物———一本《習近平講故事》和一封信。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楊遠艷委員引用了一句古詩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共同的使命

     

      《桂在協商》是自治區政協辦公廳與廣西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全媒體協商節目,廣受社會好評。

     

      做方案、修改腳本、聯系訪談嘉賓……作為工作人員,自治區政協辦公廳宣傳處四級調研員張麗娜參加了《桂在協商》的整個策劃過程,見證了藍天立、黃道偉、王西冀等領導的精心策劃和指導,體會到委員的認真配合,也感受到了節目組的“工匠精神”。

     

      “《桂在協商》在自治區政協領導的指導下,各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用心呵護下,茁壯成長……整個過程感覺就像是生孩子。”張麗娜說。

     

      2019年底的一個晚上,有個記者給張麗娜發來一個視頻,視頻中的場景是養生館,幾個人在聚精會神地觀看《桂在協商》……張麗娜心里頓時暖洋洋的,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這是自治區政協抓“大落實”的一個小片段。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針對政協機關中出現的掉鏈漏項、遇事閃躲等問題,自治區政協通過加強黨建工作促落實、抓好廉政建設強落實、建立長效機制保落實,狠抓“大落實”,倡導敢于負責、真抓實干、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工作落實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如果說自治區政協機關是一部大機器,以“五大”為抓手的模范機關建設是“助推器”,那么“大落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零部件,而機關干部職工,就是一顆顆“螺絲釘”。

     

      自治區政協辦公廳主管的廣西協力扶助基金會工作人員黃麗蓉就是一顆“螺絲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黃麗蓉正月初三開始在家辦公,正月初五就到了辦公室。接受物資捐贈、物資堆放、發放物資、網上公示……她每天忙得像陀螺,經常晚上10點多還在工作,最晚一次忙到凌晨兩點,連續兩個月沒周末。

     

      基金會開展的教育扶貧,為很多貧困地區孩子點亮希望。經常下去調研的黃麗蓉因此成為很多孩子的“知心姐姐”,孩子們經常給她寄來信件和卡片,讓她很感動。“我會好好珍藏這些禮物,等我的孩子長大了,我要給她看,讓她了解媽媽每天在忙什么。”她說。

     

      廣西政協文史館工作人員婁聰敏也是一顆“螺絲釘”。

     

      “整理更新完善政協文史館實體展展陳內容、策劃專題老報紙展、協助設計‘委員議事’集中采訪集萃封面、打印光盤并郵寄給委員、設計《廣西政協工作》封面……”

     

      這是婁聰敏的一份近期工作計劃,涵蓋辦公廳研究室、宣傳處、廣西政協文史館、機關婦委會等多個部門工作。為了做好這些工作,她經常晚上把孩子哄睡后加班。為了把首期《廣西政協工作》封面設計得更完美,加班到凌晨3點……

     

      感覺工作太累的時候,婁聰敏就跟在河南老家的父親發發微信、打打電話,曾任高中特級教師的父親總是給她滿滿的正能量。

     

      一天下午,婁聰敏發來幾條微信———

     

      “到政協工作5年間,我經常做的都是一些平淡無奇、繁瑣忙碌的工作,雖然時常加班加點,但也沒做出什么業績。”

     

      “今天中午,遇到秘書處李靜。她提了一大袋面粉,我老遠看到就說,你平時不是不做飯嗎?竟然買了面粉。她說帶去隆林,因為吃不到面食會難受……原來,她主動報名去隆林做駐村第一書記。為她的奉獻而感動……”

     

      婁聰敏所說的李靜,是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秘書處干部。這個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專業研究生畢業的山東妹子,也甘愿做一顆“螺絲釘”。

     

      “當你有能力的時候,切記要把祖國放在心上。”2016年10月28日,廣西2017年定向引進優秀畢業生宣講團赴中國海洋大學交流宣講,時任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曾艷說的這句話,讓李靜深受感動。

     

      2018年研究生畢業后,李靜義無反顧地奔赴祖國南疆,投身壯美廣西建設。

     

      很多人問李靜:“為何要去離家這么遠的地方工作?”

     

      李靜霸氣回答:“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神州大地,哪兒都是家。”

     

      今年3月,李靜主動報名自治區政協辦公廳派駐隆林各族自治縣扶貧干部,擔任大慶村第一書記。

     

      “去基層鍛煉一直是我的心愿,這次能被組織選中,真的很幸運。”李靜說得誠懇,笑得開心。

     

      在自治區政協機關,這樣的“螺絲釘”還有很多。

     

      他們,或許沒有驕人的成績,也沒有轟轟烈烈的故事,每天做的都是些瑣碎平凡的工作。

     

      他們,只是政協機關這部大機器上一顆顆毫不起眼的“螺絲釘”,但正是因為他們甘做“螺絲釘”,政協機關才能正常高效運轉。

     

      2019年國慶前夕,自治區政協機關黨委、機關婦委會、機關工會開展“喜迎國慶愛我中華———大手牽小手走進人民政協”主題活動,機關干部職工帶著孩子走進政協,感悟協商民主真諦,體驗人民政協魅力。

     

      眾人參觀完政協大院和廣西政協文史館,了解了政協的輝煌歷程后,有個小朋友有板有眼地說:“政協很了不起!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我也要來政協工作……”

     

      這讓在場的所有政協人感動。

     

      原來,在下一代心中,他們干的這份工作如此崇高!那些看似平凡的工作,正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種子,成為他們的人生理想。

     

      讓人民政協事業永續發展,政協情懷代代相傳,不正是他們共同的使命嗎!□ 肖亮升 李芳林 覃文宇

     

    欧美性爱黄色视频

  • <s id="c9g9n"><object id="c9g9n"></object></s>
    <button id="c9g9n"></button>

    <em id="c9g9n"></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