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
科學種柚重實效 新時代農人展風貌 ——記容縣政協委員、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曾少蘭
金秋送爽,柚果飄香。容縣自良鎮的“沙田柚王國”里,果農正在采摘沙田柚。今年,容縣政協委員、容縣沙田柚試驗站站長、高級農藝師曾少蘭研發的沙田柚管護技術和沙田柚品質提升方法,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推廣。今年,全縣柚果產量預計比去年增產10%以上,柚果品質大幅提升,柚農收入持續增長
曾少蘭扎根基層,堅守農技推廣一線,專注于沙田柚種植產業科技創新,致力于容縣沙田柚綠色優質高效技術的集成與推廣應用,讓容縣沙田柚成為致富“黃金果”。2021年,該項目獲廣西漁牧豐收獎二等獎;曾少蘭于2020年獲評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工作先進個人;2021年,獲評“廣西工匠”、廣西優秀科技特派員及“玉林工匠”、玉林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容縣第七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今年9月6日,榮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
鉆研種植技術 幫助柚農增收
2011年,與農作物打了近十年交道的曾少蘭被抽調到容縣土肥植保經作站工作,隨后擔任容縣沙田柚試驗站站長。她在工作過程中發現,當地許多農民十分欠缺沙田柚的科學種植技術。
“村民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沙田柚病蟲害的預防控制方法,在種植過程中,對于作物出現的潰瘍病、沙皮病、根結線蟲等情況,無法有效防治。”曾少蘭暗下決心,要研究出一套符合容縣沙田柚病蟲害防控實際的科學種植技術。
曾少蘭以沙田柚種植技術發展和品質提升為目標,經過反復試驗,沙田柚根結線蟲防治技術、沙田柚以菌治菌技術、沙田柚黃化樹綜合治理技術、沙田柚地下害蟲綜合防治技術等實用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多年的摸索和鉆研,曾少蘭探索出沙田柚無病苗圃繁育技術、清潔環保技術、規范種植技術等7項沙田柚綠色優質增效種植技術,研究出果園灌溉和自動運輸系統裝置、沙田柚果園滅蟲燈等國家創新發明專利18項。
在曾少蘭的耐心指導下,不少村民嘗到了種柚致富的甜頭。一次,曾少蘭剛為村民上完沙田柚管護培訓課,自良鎮古濟村的村民秦清滿臉愁容地詢問她:“曾老師,我家的300株柚樹疑似得了黃龍病,您能幫我看看嗎?”曾少蘭立即趕往果場,認真查看沙田柚樹木葉片情況,并挖出根系檢查,隨即找到了柚樹葉片發黃的原因。原來柚樹的葉片發黃是由于施用了未充分腐熟的雞糞,導致燒根,從而引發根系腐爛。在曾少蘭的指導下,追施完全發酵腐熟的有機肥后,村民的柚樹重新煥發生機。
培育新型農民 推廣科技種植
2015—2018年,曾少蘭從田間走上講臺,負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以“田間課堂”的形式,推廣種植技術。4年間,曾少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667人,其中中等職業農民160人、青年農場主和農業職業經理10人,培訓農戶1600多人次,主持建立沙田柚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5個。
為推廣沙田柚種植技術,曾少蘭牽頭組建科技服務團隊,以技術結對幫扶的形式,開展科技種植服務。在曾少蘭的精心指導下,34個容縣沙田柚經營主體通過綠色食品認證,部分種植基地獲得“沙田柚出口基地”、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自治區示范家庭農場等稱號。截至目前,容縣沙田柚種植面積達22萬畝,推廣創新技術12項,累計新增經濟效益9.75億元。
積極履職建言 推動平臺建設
2021年,曾少蘭當選容縣第十一屆政協委員,她認真履職,勇于擔當,圍繞容縣沙田柚提質增效問題積極建言獻策。近年來,盡管容縣沙田柚種植技術有了顯著提高,但科學種植與鄉村產業深度融合的程度較低。針對這一問題,曾少蘭建議容縣農業農村局向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申請實施容縣沙田柚數字化平臺建設項目,項目獲批補助資金250萬元,于2021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容縣沙田柚數字化平臺通過改造和新建沙田柚種植基地,引入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系統和物聯網監測設備,使沙田柚種植基地具備氣象監測、土壤監測、圖像監測、視頻監測、蟲害監測等功能。“可視化監測找出了沙田柚口感和甜度存在差異的原因,讓容縣沙田柚產業發展實現質的飛躍。”曾少蘭說?!?秦崇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