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打造“鄉村振興+行動學習”融合發展新模式
我區打造“鄉村振興+行動學習”融合發展新模式
問題在學干中解決 干部在項目中成長
人在鄉村走,恍若畫中游。走進桂林市靈川縣九屋鎮甘草村,一幅幅反映鄉風文明、鄉村振興等主題的墻體彩繪映入眼簾,醉人的景色讓很多游客慕名前來打卡,與美麗墻繪合影留念。
“如何保持甘草村網紅熱度不減”“甘草村的新路該如何走”……在甘草村委,由相關單位業務骨干、村兩委班子、農技專家、村民代表等參加的行動學習研討會正在舉行。在促進師的輔助下,大家圍繞做大做強甘草村特色旅游產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提出具體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甘草村是靈川縣的一個普通村莊,通過搭乘桔紅甘棠江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列車”,巧借全區“鄉村振興+行動學習”項目試點契機,深挖歷史文化內涵,打造多處具有歷史印記的文化景點和農旅特色項目,一躍成為游客爭相打卡的“網紅村”。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2021年以來,我區啟動實施“鄉村振興+行動學習”三年行動計劃,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三個主題,在全區32個縣(市、區)實施33個試點項目,探索打造推動“三農”事業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干部成長深度融合、雙向賦能的新模式、新機制,讓行動學習在鄉村振興中“+”出速度、“+”出質量、“+”出效益。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變“單兵作戰”為“集團進軍”
“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打破原有農田劃塊,重新調準分配,我們農戶的權屬如何確定”“土地連片出租后,租金怎么確保能及時撥付到戶”……在貴港市港北區“高標準農田+智慧農田”示范區創建過程中,定期會由促進師組織施工方、設計方、監理方、村民代表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參加“五方會談”,大家各抒己見,群策群力研討解決田塊怎么并、項目怎么建、建后怎么管等難題。
“在項目財評等關鍵環節,我們通過會談會商促進共識,在工作合力上做加法,在審批流程上做減法,推動建設工期提前了半年以上,多搶了一年農時。”貴港市港北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澤龍介紹,目前項目已成為我區首個“智慧農田+稻蝦種養”示范基地,取得了“一水兩用,穩糧增效,稻漁雙贏”的良好成效。
問題是實踐的起點、創新的起點,抓住關鍵問題,就抓住了項目的“牛鼻子”。在推進實施試點項目中,各單位各項目團隊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采用行動學習常用的“魚骨刺圖”“頭腦風暴”“團隊列名”等意見收集和分析工具,集思廣益,深入分析試點項目推進中的問題癥結,破解了關鍵堵點問題170多個,把利益相關各方的智慧和力量調動起來,真正“讓聽得見炮火的人參與決策”,變“單兵作戰”為“集團進軍”,推動工作提速、提質和提效。
與此同時,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等4部門聯合開展“送訓下鄉”行動,利用廣西行動學習研究會的專業指導和優勢師資,組織全區106個縣開展行動學習“萬人大學習、萬人大研討”,全區農業農村系統干部行動學習培訓覆蓋率達80%以上,完成促進師培訓認證300余名。
以項目實施為載體 變“坐而論道”為“學干融合”
在百色市右江區六沙柑橘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試點項目建設中,右江區堅持“干中學、學中干”理念,從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選配68名熟悉市場經濟、精通產業發展的專業型干部,組建成項目團隊,實行輪守值班制,進駐項目一線。
“目前,我們已建設有16個‘行動學習+’實訓基地,開發4門行動學習特色課程和3條精品培訓線路,把培訓課堂拓展到工作一線,把一線實踐融入培訓課堂,把基地作為干部學習鍛煉的‘練兵場’。”百色市右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航星說。
把團隊建在項目上、融入中心工作中,推動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讓干部干即是學、學即能用、用即有效。33個試點項目在一線組建100多個實施團隊邊學邊干,很好地破解了學用脫節的工學矛盾問題。如通過來桂中央博士服務團和科技特派團在項目點轉化運用一批科技成果,推動我區畜牧類綠色食品認證實現零的突破,帶動各試點項目核心區農民人均收入比周邊村民高出30%以上。
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效是“鄉村振興+行動學習”項目的鮮明特征。按照“標準化的理念、規范化的流程、系統化的管理”原則,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組織編印了全區第一個針對“行動學習+”項目的評價標準和評分細則,重點考核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創新理念、模式、路徑、效果。通過實地核驗專家評、滿意問卷群眾評、抽樣檢驗第三方評等方式,多維度、多角度從嚴從實從細驗收考評。
“我們整合撬動各類涉農資金5.8億元,用于支持‘行動學習+鄉村振興’項目建設,選樹打造7個自治區示范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各市縣開展“行動學習+”項目已達100多個,正在將“鄉村振興+行動學習”模式探索延伸拓展到鄉村振興工作各個領域。
以戰訓一體為抓手 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
永??h是自治區“鄉村振興+行動學習”示范點之一,作為永福羅漢果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項目團隊成員的謝斌,在項目啟動之初,就主動申請加入。
“我從事干部工作多年,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發揮自身專業特長為團隊組建推薦人才,還能在項目工作中發現優秀干部,充實我們縣的后備干部力量。”在他的努力下,先后物色推薦了熟悉羅漢果產業、品牌建設、宣傳營銷等工作的干部人才16人。由于在項目創建中擔當實干、表現突出,謝斌被提拔為永??h委編辦副主任。
鄉村振興需要培養什么樣的干部,行動學習就要向培養這樣的干部聚焦、發力。在試點項目建設的實踐中,各級組織部門堅持在“賽場”上選“千里馬”、在實戰中選實干家,讓參與其中的黨員干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保項目高質量高標準實施。
靖西市試點實行“項目領辦機制”,讓團隊成員主動認領項目清單;柳州市柳南區通過設置觀察員,以觀察干部的主動度、參與度、貢獻度以及執行力、前瞻力、創新力來評價干部;平南縣在不同部門、不同行業領域精選團隊成員,注重年齡層次合理、職務層級合理、傾向基層干部……
各地堅持將試點項目建設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主戰場、主考場,遴選吸收一批有思想、有干勁、有潛力的干部進入團隊,把在項目中的表現和工作成效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重要途徑和參考,推動實現做成一個項目、成長一批干部。
據不完全統計,在33個試點項目團中,縣、鄉優秀年輕干部比例達35%以上,已有200多名團隊成員因表現突出獲提拔重用,其中17人走上縣處級領導崗位、35人進入鄉鎮領導班子。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大部署,會同農業農村等部門把行動學習與‘三農’干部教育培訓、干部能力提升深度融合,逐步培養打造一批善于運用行動學習的干部隊伍,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更多‘廣西樣板’‘廣西經驗’。”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藍 鋒 桂組軒